印度下令封杀的片子,太致郁了!
转载来源:电影杂志(dianyingzazhi8)
印度的社会问题一直饱受各界关注。
之前小妹给大家推荐过很多女权的话题之作,
但今天要聊的这部,却是现实到被印度“广电”给封杀了。
电影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国际交流基金亚洲中心特别奖,还提名了未来单元的最佳影片。
可惜的是,国外的殊荣和印度国内的批判却是两个极端。
印度广电干脆拒绝为其做出分级裁定,导致本片根本无法上映。
给出的解释是,性爱和露骨语言较多,宣扬的生活过于幻想化。
乍一看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啥魔幻R级片?
事情在印度也是颇为轰动。
在导演的再三投诉下,广电最终撤销了原来的申明,这才准许电影上映。
最近汁源也出了,影sir看完五味杂陈,很多细节都值得分享。
首先,这部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很低,只有6.9分。(打分的大部分都是印度人)
但在咱们的豆瓣上,本片可是有8.4分。
特别是最早有幸在电影节上看到的观众都是给出了满分的好评。
和以往的印度片有很大的不同是,本片有四个主角,且全部都为女性。
她们四个分别是18岁的女大学生,20多岁的待嫁女,30多岁的家庭主妇,50多岁的寡妇。
不仅在年龄上横跨了30年,也几乎涵盖了一个女性所要扮演的全部角色。
单看设定就已经说明一个问题,电影要拍不是某一个年龄层,或者某一女性群体,
而是印度社会女性的整体生活状态。
据2014年某调查机构公布的女性社会地位排名,印度排名165名,基本属于垫底的国家(中国排28,亚洲第三)。
近年来关于印度女性地位的电影和纪录片可谓是层出不穷。
但跟那些电影比起来,本片的手法则是有点别致,它用一本爱情小说串起了电影的旁白。
在旁白温柔的解说中,一个身穿黑袍的女生从商场的柜台偷走了一支口红。
她迅速跑到厕所,脱下黑袍,并打开了那支口红轻轻地朝唇上抹去。
梳妆完毕后,一个充满朝气的精灵女生诞生了。
女生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,从小就被教育外出必须穿上黑袍。
还要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命令。
但她非常热爱那些开放的多元文化,喜欢流行音乐,喜欢化妆,喜欢高跟鞋。
但她的喜欢永远都是偷偷喜欢,甚至还要为了喜欢去偷。
第二位出场的女性角色是一个准新人。
她在明明有男友的前提下,被母亲强行许配给一个保守的富二代。
恋爱可以自由,但婚姻却不自由,为了钱,她必须要嫁给一个根本不喜欢的人。
第三位女性角色是一个家庭主妇。
其实她是一名优秀的推销员,业绩非常傲人。
虽然在工作上很能干,但回到家里却不得不伺候甩手掌柜的丈夫。
而且除了要照顾丈夫的日常起居,还要养育三个孩子。
生活上的辛苦还能忍受,晚上的床笫之事才是她真正的噩梦。
她的丈夫从不做任何安全措施,而且十分暴力和粗鲁,完全把她当成发泄性欲的对象。
前面已经生了三个孩子,后面因为实在养不起了,所以只要怀了就流掉。
即便都这样了,丈夫也不愿意去买一个几块钱的安全套。
第四位则是一个守了多年寡的妇人。
她是家族里大家长,因火爆的脾气和说一不二的性格被家里的男人奉为典范。
他们恨不得全天下的女人都该像老太太这样,为家族奉献一切。
然而,表面刚毅的她的内心却非常孤独。
其他人失去了另一半,家里的小辈都会张罗着给老人再找一个。
但唯独老太太不行,因为独身是她的标签,是一种所谓“精神”象征。
所以不能找,想都别想。
四个可怜的女人,被各种各样的教条束缚着。
将她们套牢的不是别人,正是她们的至亲。
电影没有刻意制造什么冲突,更多的是以一个纪录的视角,讲述她们的生活状态。
而笔墨最重的就是最后这位家族大家长,老太太。
她并不老,只有50多点。
因为总是操心家族事物,头发已经花白。
她喜欢看书,偶然间还接触到了一本“禁书”。
说是禁书,但书中内容讲述的不过是一个怀春少女暗恋的心酸往事而已(语言尺度略大)。
在读书的过程中,妇人遇到了一个游泳教练,教练非常帅气,而且身强力壮。
身形外表像极了书中少女暗恋的对象。
妇人不自觉将自己代入到女主身上,书读得越多,她就越是对那名游泳教练有好感。
她当然知道自己的身份,一个家族的大家长,一个长辈,一个年老色衰的寡妇。
但她还是忍不住给教练打去了匿名电话。
妇人将自己化名为书中少女,用电话传递着浓浓深情。
教练起初并不接受,但还是被电话里的声音所吸引。
两个人越聊越多,从生活聊到梦想,时间久了,30岁的年龄差也没有阻挡爱情迸发出的火花。
其实妇人只是希望有一个可以得到慰藉的窗口,她并不是有意去欺骗教练。
但各种机缘巧合,还是让她隐瞒了身份。
她坚信教练是喜欢她的,不然不会和她聊这么久。
但遗憾的是,对方只是碰巧寂寞罢了。
四个女性的悲剧各有不同,但融合在一起,却像极了一出人生悲剧。
小时候被管束,长大了被强制嫁人,结婚了还要被丈夫虐待,独身了还不能再爱。
再加上电影里涉及了宗教,也难怪会被当做禁片处理。
电影的结尾非常有意思。
正所谓物极必反,当四个女性被压迫到极点,她们必然会举起反抗的大旗。
然而,电影并没有明示,也没有暗示。
而是用一个线索将四个人完全串在了一起。
原来她们四个人就住在一个院子里,虽然生活中交集不多,却面临着共同的不幸——
生而为女儿身,对不起。
当教练发现自己被欺骗,他不但找来了警察,还找来了家族里小辈。
所有人都在用最恶意的词汇,羞辱着这位50多岁的家长。
把她的衣服扔到大街上,把她的书撕成碎片。
大家都在看热闹,没人敢去帮忙,只有那三个人。
四个女人唯一的交集,就是电影的最后几分钟。
她们捡起被撕碎的书纸,读着“禁书”的结局。
— 都怪这些书,给我们造成了假象。
— 但它依然给了我们做梦的勇气。
最后旁白再次响起,书中的怀春少女终于找到了真爱。
四个人读完相互看着对方,突然笑了出来。
没有什么真真切切的改变了,但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整部片子配合着旁白,一直有种淡淡的忧伤。
也可能是女性导演的细腻,使得整部电影并没有尖锐的冲突,而是很柔和。
现实很残酷,显得梦想更为廉价。
不过幸好梦想很廉价,才能让每个人都做得起,并能为之而奋斗。
电影教练妇人印度女性发布于:福建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